艺术家的纯粹——毛焰的精神肖像|永樂2023秋拍
2023-11-09
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广阔图景中,毛焰一直以其冷峻、迷离的观念性肖像画而享有盛名,无论是早期聚焦于身边朋友的大尺幅全身像,还是后期以单纯的灰色调和斑驳笔触塑造出的精神肖像,其作品均超越了普通肖像绘画的维度,即不再以真实再现为旨归,而是竭力捕捉人性的微妙变化与复杂性,在每一个对象身上探索绘画语言本体的属性和一个丰富而幽邃的精神世界。 毛焰的肖像画创作大约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延续了学院写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同时亦深受德拉克罗瓦、戈雅、席勒等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大师的影响。九十年代中期,毛焰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前往南京艺术学院任教,这一阶段是其创作历程上的重要分水岭——在经历了短暂的风格尝试后,毛焰逐渐建构起一套独特的、高度个人化的肖像绘画语言体系,也正是这一阶段的创作为毛焰在学界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并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绘画领域无可争议的大师地位。这一时期,毛焰多以身边的朋友入画,如作家韩东、鲁羊,画家李璋、周一清、何多苓,评论家李小山等。对此,毛焰曾表示:“很简单,大街上来的那个人和我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画的朋友也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 毛焰90年代重要肖像绘画一览 这批作品多采取站立的全身式构图,弱化了人物的立体感,并将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模糊化,尽可能减少了叙事性内容,完全凭借人物的姿态和神情来传达内在情绪。对于毛焰而言,这些形形色色的友人肖像不仅是生活中的悠闲随笔,也是他复杂纠结的内心镜像,其中折射出的时当代都市人深刻而真实状态——这其中既有知识分子群落在多元文化冲击中的困惑与不安,亦有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持守。毛焰将中国传统肖像画中“传神写照”的方式与深入的精神性探讨结合起来,赋予作品复杂的情境和多重解读的含义,在技巧上则融合了西方古典绘画和表现主义艺术的语言,为人物营造出一个介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空间。 埃贡·席勒《与灯笼草的自画像》,32.2×39.8cm 布面油画,1912年作 维也纳利奥波德博物馆藏,奥地利 1996年创作的《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是毛焰在九十年代中期的肖像语言成熟期的作品,此作承袭了1993年在《小山的肖像》和《伫立的青年》中的艺术实验,即“将纯正的古典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新表现组接在自己的画面上”。毛焰在画作中将古典绘画精彩绝伦的肖像技法和德国表现主义的绘画技巧结合起来,既突破了传统的主题和结构,亦通过增加一些表现性和写意性的笔触,更直接地渲染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主角马余原为鲁羊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在毛焰的笔下,他化作一位特立独行的青年男性,与同时期创作的《尖角黑玫瑰》和《记忆或者舞蹈的黑色玫瑰》同样带有浓郁的象征意味与隐喻色彩。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96-97,中国美术馆,北京,1996年 展览现场 (右侧为 Lot.2020 原作,左侧为喷绘效果图) 画面中,马余正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肆意年华,他以一种极为放松的姿态站立,重心向左倾斜,一手背在身后维持平衡,一手指向一团模糊的光影之中。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瘦削的身材,锐利的面孔,挽起的长发,以及一身皱巴巴的黑衣,共同勾画出一个性格张扬又敏感脆弱的青年形象。他低首沉思,神情冷漠而坚毅,似乎对商业时代的规则不屑一顾,而是将理想寄托在虚无之境,其左手所指的一簇亮光,在背景中逐渐晕开,成为形状不规则的光斑和光圈,环绕在他的周围。“灰的玫瑰”是一种不存在的物种,同时兼具了盛放与凋零之意,代表着追寻理想的热情和在现实的无情,暗喻了当代青年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左右摇摆。 肖像性质——周春芽、毛焰作品展, 中央美术馆学院画廊,北京,1997 年 展览海报 此作在创作上不再遵循严格的写实性,人物头部的比例被刻意放大,从而将视觉焦点集中在面部的细微表情上。躯体上运用了一些率意的、自由的笔触,以迅疾而有明确的笔线堆叠出衣服褶皱,在光影流动中显现出一种雕塑般的坚硬质感。背景采取了水墨晕染式的画法,在大片灰色和暖黄色的交错渗透中烘托出人物的处境和思绪。 《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局部) 此作在色彩上减少了以往的丰富性,更多地开始尝试单一色调中的微妙变化,使得同类色彩也能够凭借厚度、层次和流动的笔触产生各种奇妙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艺术家还逐渐剔除了画面中多余的叙事性元素,使肖像回归图像本身。毛焰对删繁就简的兴趣,以及对单一色调的实验,启发了2000年以后的“托马斯肖像”系列,《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件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的杰作,预示着毛焰的创作从古典写实主义走向表现性的精神探索领域。 毛焰《青年时代的面孔》,61×50cm,1997年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巨变之中,每个人都在应接不暇的面对着变革,试图通过各种符号和象征与当下社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毛焰选择退居工作室并开始了其长达十年的“托马斯”系列的实践和探索。这个系列使他的肖像画从主题走向“语言”与“时间性”,将肖像画中特有的重要元素——衣着及其所象征的身份阶层进行消减,以最简洁明了的绘画语言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并结合古典主义的方式去揭示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毛焰与来自卢森堡的托马斯相识并成为好友。二十几岁的托马斯高大安静,具有欧洲人典型的冷峻气质,与毛焰画面中的不同层次的灰色色调相呼应。在这十年的创作中,艺术家反复的对同一客体进行描绘与刻画,在这一枯燥乏味的过程中实现其语言的生动和变革,从而达到具有“时间性”的体会。 《椭圆形的托马斯肖像No.1》(局部) 创作于2012年的《椭圆形的托马斯肖像No.1》便是这一风格的呈现。画面中的托马斯以后仰并歪曲着头颈的姿势望向观者,这种动态的姿势在毛焰的作品中并不少见。托马斯的形象和轮廓在深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分明,五官和衣着与画面融为一体,不断淡化的色彩和减弱的立体感也构成了一个有趣的空间。 毛焰与《椭圆形的托马斯肖像 No.1》合影 《椭圆形的托马斯肖像No.1》延续了毛焰肖像创作中对于任何指向性细节的删减,人物的眼中也带有内省、幻灭或偏执的光芒,好似是艺术家带有自传特征的真实写照。此刻,托马斯这一形象早已超脱了其原本的含义,从一个抽象的面孔转变为一个视觉性的符号。凝视着观者的托马斯和蔓延的灰色调也愈发的凸显了画面的精神性,对这一客体反复性的描绘也是艺术家对创作中某种不被时代洪流所裹挟的坚守。 毛焰,佩斯画廊,北京,2013年,展览现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