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冷浸佳人淡脂粉——林风眠四十年代典雅之作《蓝衣仕女》|永樂2024春拍

2024-05-25



艺术家林风眠

若细察林风眠人物画这一题材的流变与分野,我们可以看到其早期人物画受西方绘画影响较多,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揭示现实的苦难与心灵的伤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随着抗战的胜利,林风眠随国立艺专迁回杭州与家人团聚,并在1947年辞去教授之职潜心作画。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平静时光里,林风眠开始重新探索中西艺术的融合之道,逐渐孕育出最富盛名的“林风眠格体”其中仕女画又成为其标志性的画题之一


林风眠于仕女画前


这一时期的仕女画以时装仕女居多,描绘对象与场景多来自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而数量较少的古装仕女画则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接近于传统仕女画,以勾勒染色为主,另一类则吸收了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技法,以绚丽的色彩和变幻的光影效果创造出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女性形象,此件《蓝衣仕女》即为此类佳作




在《蓝衣仕女》中,画家描绘了一位窗前闲坐的年轻女子,在典型的方形构图里,一袭蓝衣的女子斜卧于榻上,右手轻拂衣袖,双眸微垂,唇角微翘,若有所思,其姿态优雅迷人,气质温婉娴静,尽得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艺术家以湿润淋漓的大写意水墨笔法描绘出人物的形体,再以稀薄的白粉在其上轻轻罩染,以造成蓬松透明的白纱效果。



人物的面部、颈部和手部均以细笔写出,轻盈而柔韧的线条勾勒出圆润的鹅蛋面庞和娇俏动人的五官,修长的颈部和身躯以及略微歪头的惬意姿态尤让人联想起莫迪里阿尼笔下的曼妙女子。仕女身后的窗台上植物茂密、繁花盛放、光影绚烂。艺术家并未在意物象与透视的准确,而是采取一种浮光掠影的印象派式手法,在水墨、色彩、线条的堆叠穿插与交汇中,生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唯美画境,以缤纷华丽的光色乐章烘托出前景的蓝衣仕女。


仕女身前的绣花靠枕与身后的花窗形成了巧妙的呼应,亦使构图趋于平衡。由是观之,此件《蓝衣仕女》当是林风眠四十年代末期极其重要的水墨实验,不仅吸收了印象派的色彩、野兽派的装饰性手法及莫迪里阿尼大胆变形的人物塑造方式,同时也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大写意传统。



上一篇|下一篇|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