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直面现实与人性——柴姆·苏丁“塞雷时期”杰作《有鱼的静物》|永樂2024春拍

2024-05-20



柴姆·苏丁在工作室,约1920年代

作为一位强调形式的自由和情绪张力的艺术家,柴姆·苏丁直接启发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弗朗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让·杜布菲、威廉·德·库宁等一众当代艺术家均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在巴黎的学艺、创作期间,苏丁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挚友——艺术家阿美迪欧·莫迪里阿尼。后者不仅为苏丁绘制了多幅肖像,还将自己的画商扎布洛夫斯基介绍给他。在扎布洛夫斯基的资助下,苏丁于1919年前往塞雷作画。在随后三年中,他被法国南方耀眼的光与色所感染,其画作的色彩较之以往变得更加饱满、浓郁,笔触也如同塞雷海滨涌动不息的浪花一般肆意奔流,倾泻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因此,旅居塞雷的这段时间被公认为苏丁最高产的黄金时期,不但是其艺术风格的重要转折点,更标志着画家个人风格的完全确立和成熟



《有鱼的静物》创作于1922年,是画家“塞雷时期”的一件佳作。从构图上看,聚焦近景的布局方式不禁让人联想起法国十八世纪的静物绘画大师夏尔丹,但与前者追求作品中隽永的时间性与诗意有所不同,苏丁选择在自己的绘画中直面现实与人性的混沌。在画面布局上,《有静物的鱼》依然沿用了欧洲传统静物绘画的经典图式,即以半俯视的角度,将蔬菜、鱼等常见的静物画素材并置于桌案之上,通过物体之间的体量差异和映衬关系来平衡布局,形成稳定的画面结构。



然而,画家却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复古。相反,他所期待的是为这一古老的绘画范式注入鲜活的个体经验与滚烫的现实张力,以“笔墨当随时代”的觉悟,推动前者的当代革新。首先,他以充满情绪张力的笔触在画面上肆意游走、碰撞,不断打破、侵蚀描绘对象原本明确清晰的边缘线和内部结构,以表现主义最为精髓的“破坏”方式,重塑了画面的视觉形态,并巧妙地暗示出自身的现实处境。其次,在色彩的处理上,苏丁大胆地将他最钟爱的红色作为基调,但却并未像同时期的野兽派一样强调色彩的装饰性,而是降低其浓度和纯度,借由丰富的冷暖色关系,营造出一种满矛盾又彼此交织、映衬的独特色彩风格


《有鱼的静物》局部


上一篇|下一篇|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