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纪念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专题” 书法篇|永樂2024春拍

2024-05-17

李可染先生



李可染先生将书法当作中国画重要的基本功对待,基本功有它自身的规律与体系,需要单独进行锻炼,书法也是如此。书法的练习既有其本身的独立性,又为创作服务。


沈鹏曾经评论李可染的书法:


1947年,李可染观恩师齐白石作画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李可染写了大量的毛主席诗词,多以汉隶《张迁碑》掺以魏碑笔意,整体显得凝重、遒劲,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到了70年代中后期,可染先生的书艺进入更高更成熟的阶段,他为友人与学生的题字中经常出现如“金铁烟云”、“龙跃天门、虎卧凤阁”一类句子,他立足碑派体系而又广收博取,着重理性分析而又注重神韵,他把一丝不苟的匠心寄托在情寄八荒的襟怀之中,将别出心裁的构思安顿在严格的法度之中。


1987年,师牛堂画案   

李可染先生喜搜书帖,尤爱魏碑,他书法早年学王羲之、赵孟頫、石涛诸贴,深得精髓,融会贯通,与早年绘画一样入古出新,脱化而出。


在师牛堂为书法盖章


进入到80年代,可染先生书法作品内容更多涉及唐诗、名言、楹联,为各地的报刊杂志、名人故居题字,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作为齐白石的弟子,他为齐白石作品出版物题签有:《齐白石三百石印》、《齐白石手批师生印》、《齐白石精品画选》等,精心布局中糅合着隶篆之意,缓慢运笔中寄托着对恩师怀念之情。在大量的牌匾题写中,为了让上门求字单位或个人制作牌匾方便,可染先生大都会题写一横一竖两幅,字体从拙朴中透露出灵动,个人面貌也日益突出。到了80年代中晚期,有印语《实者慧》、《白髮学童》、《所要者魂》等。


前(从右往左):吴作人、李可染、李小可、张仃 

后排(从右往左): 杨延文、张步、李海涛、赵准旺、姚奎   


李可染曾在跋语写道:

由此我们看到可染先生对书画最高审美标准的深刻认识。他的浑厚、雄健的画风,必定在书法艺术上得到相应的表现,并从书法艺术获得支柱。其书法的严谨、凝重、厚实等品格,含有相当多的碑派理性把握的成分。然而他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徘徊流驻于几种古碑,他早年写帖,后来攻碑,最后终于立足于碑而兼取帖之长,在理性把握与情感抒发的统一上,在奇与正、拙与巧的统一上,向更高的层面升华。而气韵生动,就是可染先生一直求索的最高目标。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 “李可染中国画展”上 

与家人、朋友及学生合影





李可染  行书 “月中海堂”

水墨纸本 镜心

14.7×52.5cm

款识:月中海堂。可染题。

钤印:可染

李可染  行书 “山川乡国情”

水墨纸本 镜心

68.5×39.5cm 

款识:山川乡国情。

钤印:李、可染、色无功


李可染  行书 “王羲之故里

水墨纸本 镜心

25×83.5cm

款识:王羲之故里。

钤印:白发学童、可染、李下不整冠

李可染  行书 “墨海屐踪

水墨纸本 镜心

83×34cm 

款识:墨海屐踪。李可染题。

钤印:李、可染

李可染  行书 “集粹楼”

水墨纸本 镜心

33.5×106cm 

款识:集粹楼。

钤印:李、可染、白发学童

李可染  行书 “儿童影室”

水墨纸本 镜心

31×94cm 

款识:儿童影室。可染。

钤印:李、可染

李可染  行书 “中国画展”

水墨纸本 镜心

69×29.5cm

款识:中国画展。黄润华、许继庄、贾又福。李可染题。

钤印:可染

李可染  行书 “巍峨昆仑,情满九州

1987年作

水墨纸本 镜心 

68.5×46cm

款识:巍峨昆仑,情满九州。一九八七年岁丁卯秋九月,李可染题。

钤印:孺子牛、李、可染、为人民、陈言务去

李可染  行书 “掏尽红心为人民

1966年作

水墨纸本 镜心

137×34cm

款识:掏尽红心为人民。一九六六年三月,摘录麦贤得同志学习毛主席著作笔记,可染。
钤印:彭城李氏、李下不整冠、可染

李可染  行书 “最新指示”

1975年作 

水墨纸本 镜心

111.5×42cm

款识:“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毛主席最新指示。一九七五年春节,可染敬书。

钤印:李、可染

上一篇|下一篇|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