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 專訪|永樂拍賣年度高峰論壇:趙旭&劉太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三十而立的展望與未來
2024-02-02
自2019年起,我與趙旭年終的此刻,都會對過去一年中國藝術市場發生的變化與展望進行對談。 今年很高興趙旭有了自己的直播影音平臺,因此我特別來到北京,2024年1月20日晚上8點,在BILL的平臺以直播方式進行這場座談會。此次座談內容一併發表於這期2024年二月號《CANS藝術新聞》雜誌裡。今年對談主題。我想回到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歷經三十年發展,如今來到三十而立的歷史轉換關鍵。關鍵不離三個面向: 一、經濟大環境不佳,中國藝術品市場要如何走出內循環甚至內捲的市場侷限。 二、收藏市場有藏有賣,雖然資深藏家紛紛賣出藏品帶來市場壓力,但也顯現出藝術品具有流動性的變現能力。 三、目前收藏市場處於新舊交替,拍賣公司應如何調整迎向世代交替市場新型態。 與太乃兄大約相識於1996年,當時我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我認為市場需要多一些像這樣的交流,所以這個論壇我們每年堅持與《CANS藝術新聞》合作推動。今年我們做了網絡直播平臺,先以直播的形式與您在北京聊聊,觀眾可以透過現場的互動,更了解我們的藝術圈。2023年是永樂拍賣的三周年,我們成績還是不錯的,總成交額超過20億人民幣。雖比往年,如2020年有所下降,但比2022年要進步很多。2022年的秋拍移至2023年2月份,這是走出疫情後的首場拍賣;所以,永樂在2023年有三場拍賣。去年這個年份不簡單,我們團隊在國內外徵集節奏異常緊張,很辛苦,但取得的成績還算令人滿意,市場基本穩定下來了。不但每場都有新的藏家入場,以前的老藏家也陸續回到我們的拍場,而曾經的超級買家們在2023年都與我們有往來的交易。所以我認為,去年的永樂拍賣,給市場、給藏家們和我們自己都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 國際大拍賣行,比如蘇佳二家拍賣行的成交比重。第一是現當代藝術、第二是古董、第三是珠寶、第四是書畫。我們也與國際拍賣行的成交趨勢形成連動,永樂拍賣最大的成交額已逐漸落實在現當代藝術;第二是中國書畫(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第三是古董;第四是珠寶時尚暨古籍等項目。 現當代藝術部分趨於年輕化,其中最活躍的是相對水位價格較低的是「當代藝術」。現代藝術部份如常玉、吳大羽、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家對標的是香港拍賣行所羅列的二十世紀藝術,他們擁有國際大盤的加持,與當代藝術相互影響,此板塊成交情況相對穩定。 2023年市場明顯出現了許多新的藝術家,除了70後、80後外,還有85後,90後,甚至95後的超年輕藝術家群,由中國內地的畫廊推廣到國際市場,並且在中國嘉德、永樂等拍賣公司拍場出現,而且取得良好成績。還有像太乃兄比較喜歡的陳飛、高瑀、陳可的作品,這些7080藝術家的作品在永樂拍賣成交都很不錯,甚至比香港拍的成績還要好。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收藏市場潛力巨大,新進的年輕藏家又以海歸為主,他們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進入拍賣二級市場,最先感興趣的當然是與國際市場有連接的年輕藝術家作品。他們與同齡的藝術家交流有共鳴,並在中國找到了曾在西方見識過的國際藝術潮流與形式,所以新買家專注永樂當代藝術板塊是在自然不過了! 我認為現當代藝術比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以及古董的徵集更加困難。因為這個板塊可收藏的有效名單本身就不多,拍賣公司對藝術家的選擇也得挑選順風車,得考慮持續上漲趨勢的作品,所以我們不能像一級市場畫廊採取寬泛的選擇性。 比如陳可的作品,在國內的拍場一直處於上漲趨勢,永樂秋拍一件陳可〈鬥牛士〉,因為作品極其重要且難得,最後拍出908.5萬人民幣才能創下藝術家個人最高價的好成績。前一陣我遇到藝術家張恩利,說到永樂上拍五件張恩利作品會不會太多;我問他,我們選擇的這五幅您的作品如何?他則表示肯定;後來永樂上拍的這五件張恩利作品全部都成交了!而且有的作品溢價率達到200%。但其他拍場卻有一些作品未能成交,原因還在於拍賣公司對精品的挑選和追逐。就我的觀察,雖然參與的是新買家,但他們對作品的審美和專業有相當的水平,所以絕對不要低估新買家對於拍賣公司拍品挑剔的程度。 現當代藝術一直存在有國際大盤,我們的委託電話有來自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甚至東南亞和美國的買家都有;雖然以華人為主,但張曉剛和劉野的作品還是有非華人客戶參與。而且許多90後藝術家有不少是由國際畫廊代理,這讓在中國內地進行的現當代藝術拍賣更能取得國際的穩定盤介入。 國內的買家關心國外的買家買什麼?反之國外認為中國大陸遍地是有錢的買家。其實好的作品很少,永樂拍賣這三年,將有國際視野的中國藝術家板塊已初創有成,買家海內外都有比較廣泛。如您所提到的「新繪畫」領域,我們必然會加大力度徵集。當然我們也不會放棄趙無極、吳冠中、吳大羽等現代藝術板塊。還有曾梵志、周春芽、劉野這些藝術家成交也比較穩定的50、60後的板塊的持續性我們都會牢牢抓住外。永樂還想推動「寫實繪畫」的板塊,陳逸飛、楊飛雲、王沂東、艾軒的經典繪畫,這些藝術家在九十年代初便得到國際認可,曾在法國、香港等地拍賣,今年我們會把經典繪畫的部分推動起來。尤其是王家衛導演的「繁花」電視劇推出後,陳逸飛更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或許我們可以努力徵集到陳逸飛作品。 永樂有很多重要拍品來自臺灣,希望在今年春季或秋拍能在臺北做一場拍賣預展。我在臺灣也有許多好朋友,臺灣買家都很謹慎,而且這幾年委託和購買力一直持續擴大。 是的,中國臺灣的收藏家相當專業,今年劉益謙、蔡一鳴和陳德福先生都將作品委託在蘇富比拍賣,雖然我們都說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他們的收藏在大華人收藏家的支持下,則展現出藝術收藏的變現能力,因此新的一年我對這個市場充滿信心。 我還是要強調當下購買現當代藝術和中國書畫以及古董正是很好的時候。因為現在的行情是真低,好東西的價錢也不高,就像去年秋拍這幅吳冠中〈嘉陵江〉作品,便來自於永樂臺北辦事處徵集的。上拍前,我還忐忑這件拍品委託價是否太高,但拍賣當天有五位買家同時參與競投,以20萬、10萬人民幣的階梯叫價,最終以2127.5萬人民幣成交,現也已經完成交割了!在行情好的時期,這件作品極有可能衝到四五千萬人民幣;所以我才會說,現在買作品是最好的時候。 去年我在北京松美術館參加一個展覽,全部是90後的藝術家,包括我身後這幅夏禹藝術家也在展出之列,當時包括第一次看到孫一鈿作品,我被打動了!去年永樂拍賣的藝術家名單與松美術館展覽是有相互借鑒的,這些藝術家進入拍賣二級市場也都有不錯的表現,比如孫一鈿、季鑫、張子飄、張季等這批年輕藝術家都嶄露了頭角。永樂是藏家在拍賣二級市場找到年輕藝術家優質作品的最好選擇,因為我們中國當代藝術板塊覆蓋廣、藏家豐富,就像太乃兄您在永樂春季買到的貢坎,秋季我們很努力的才又徵得一張他的作品,也拍的不錯,所以中國當代藝術板塊永樂推動是最強的。您說可以邀請明星代言拍賣,這個建議很好;或許可以從邀請對藝術有興趣的明星參與我們直播開始。 劉益謙先生去年分別在蘇富比、中國嘉德和永樂拍賣,或做專場拍賣或委託作品拍賣,我認為他在拍賣公司委託藝術品總量只佔他收藏總量的2%,但總體成交卻達到十幾億人民幣。永樂秋季的惲壽平〈載鶴圖及致王翬信劄兩封〉以5175萬人民幣成交,說明當下拍賣市場是能夠接得住好作品的,這對新進收藏家會是極大的鼓勵。 在中國大陸,我認為經濟雖然影響到消費,但只要龐大收藏群體還在、收藏習慣還在,就不會影響到優質作品的成交。在艱難的時候,拍賣公司應該盡量徵集到讓買家不得不出手購買的作品,收藏家們也怕錯過這次機會便永遠與其錯過。中國書畫方面,去年永樂很好的控制拍品數量,古代書畫只上拍13件拍品,其中有劉益謙委託的三件,都悉數成交了!蔣兆和的〈人民的力量——劈嶺移山修水庫〉,2000萬人民幣起拍,成交價2530萬人民幣,競得的兩位買家分別來自兩家中國民營美館;從惲壽平到蔣兆和的成交,說明精品,還是能夠吸引買家參與的。 孫廣信先生的中國近現代書畫收藏可說是亞洲最大規模,無人能及,其中〈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曾是我們從中國臺灣藏家手中徵集多年才促成的。自中國內地1993年開始有拍賣行業伊始,近現代書畫便是中國收藏系統的主流,如今藏家跟隨中國拍賣行業走過三十年,當年參與的收藏家年齡都增長了三十歲,這些資深藏家的眼光和挑選作品都會越加嚴苛。但隨著嚴格要求和興趣昇華,就像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等一線近現代藝術家的作品,未來也會隨著時代演進成為古畫。我從小收藏近現代,現在的我會比以前更加謹慎,如今只有便宜且很精彩的作品才能打動我。而擁有大量優質精品的孫廣信先生,現在他挑作品一定會更加要求且謹慎。 2023年秋季,我們看到近現代書畫在回溫,主要是嚴格篩選拍品,上拍作品較少有關。我們古代書畫只有12件,當然是拍的不錯,尤其徵集一件古代書畫作品要考慮有哪些買家對其感興趣,並嚴格真偽把關。新的一年我們會稍稍放開近現代書畫的數量,但還是一個夜場,一個日場的規模。 我從小受李家山水影響,今年我在廣東崇正買到五件李可染,二張書法,三張山水,是李可染的家屬釋出的一批真跡,而現在價格是以前三分之一的價格。在永樂,我也買到李可染基金會推薦的一幅書法作品,28萬人民幣,是李可染出版全集的作品。在廣東,我也買到比永樂這件尺寸還大,但沒有落款的李可染匾額,只有10萬人民幣。就收藏來說,這兩件我都喜歡。我與太乃兄在近現代書畫的看法略有不同,您認為近現代書畫的落底價格需要再認定,我也認為如此。但我們不能忽略,近現代書畫擁有巨大的收藏群體,像我一樣能以較低價格買到李可染作品而歡欣鼓舞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的看法是近現代書畫會在一個自然修復過程中回到合理的價格。 剛才我們講到除了老買家在回歸外,我觀察到買當代藝術的新買家也開始關注像徐悲鴻、傅抱石、林風眠、吳冠中、劉海粟等海歸派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從海外回到中國的前輩藝術家,回到中國,他們既有油畫創作也有水墨創作,年輕藏家會因此受到共鳴。我們有一位杭州近現代書畫的收藏家,他就買了很多當代張曉剛、陳可的作品,但最近也在永樂買了一幅齊白石的〈燈鼠〉,相信往後對水墨、油畫都能接受的收藏家還會更多。 我對藝術的認識是在90年代,近現代進行最火熱的時期。以徐悲鴻為代表的美術體系,將油畫寫實的技法帶回中國,形成了一股美術潮流,他將油畫寫實技法運用到水墨當中,對中國畫產生推動性,創立中央美院,所以他們那一代也叫寫實繪畫,我甚至認為徐悲鴻的國畫比油畫更具韻味,影響深遠。另一方面,近現代作品的文獻價值較高,比如梁啟超、郭沫若等人,具有文人氣的書法精髓。中國人大多數在美術啟蒙中還是受到中國傳統文人的影響,例如齊白石、徐悲鴻的影響。兩方面對於近現代的廣大群體的影響根深蒂固,雖然現在近現代市場行情下行,但我們能夠找到近現代的價值,重新塑造。 海歸派譬如林風眠,市場非常穩健得上漲,現代吳冠中也是如此。對收藏來說,當代需要我們這代人推廣,市場是一片藍海;近現代是先輩已成名的大師作品,他的市場依然會穩定的存在。這兩年我曾在一家公司買到二十張吳冠中晚年帶有出版的書法,也買過二三十張啟功先生的信劄,平均一張兩三萬人民幣,這不正是收藏當下的機會,而像我這樣的人在近現代板塊市場大有人在。 藏二代我接觸過很多人,其中大部分被父母送到海外留學,在上一輩人收藏下成長熏陶;與父輩不同的是,他們成長時期的藝術滋養來自於現當代藝術,大部分的藏二代會從現當代藝術切入收藏,再轉到中國書畫。他們在當代藝術上有專業級別的理解,會在畫廊一級市場介入並迅速到購買作品。他們並不會像我們這一代研究比如齊白石的筆法、品相、落款、真假,作品的墨氣、內涵,甚至壽翁的姿勢,幾只壽桃等等。當代藝術不存在真假,作品來自畫廊,有出版背書,收藏家們更受到藝術家、策展人和畫廊主理人的影響,藏二代們有機會與同齡的藝術家們直接溝通。 近現代書畫與古董一樣,得到現場鑒別,我小時候買現當代作品看圖片就能買,現在的年輕藏家與我當年一樣。一些當代作品買到後只放在庫房裡,沒看到原作,偶爾翻翻電腦,發現當年買的這件不錯,買現當代就會給你這種共感。 新的現象是買古代書畫的客人也買當代,最近我們有一位五零後的藏家,曾是非常專業的古代書畫藏家,今年則在永樂買了八九百萬人民幣的現當代作品。跟以前完全不同,當下是多元且交融的市場,所以我們還是會組織一個人氣比較旺的綜合夜場,把古代書畫、近現代、現當代藝術組織在一個專場,互相交融把人氣做旺。 今年我們會著力推廣線上直播拍賣,現在我們是直播拍賣的頭部,我們有六個直播號每天在播,希望今年擴充團隊,增加到16個直播號。將每個板塊都推到線上直播平臺。 從中國宏觀的經濟市場來看,的確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但我們知道,藝術品交易的至暗時刻是三十年代的民國時期,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不惜重金購得《平復帖》,又將其縫在衣服當中逃亡到上海。當時的中國經濟幾乎崩塌,但收藏家依然在經濟艱困的時候購進文物藝術品。現在的市場只是經濟不確定因素,對於未來市場我們更應該樂觀並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